发展动态

首页 / 发展规划 / 发展动态 / 正文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工作回顾
时间:2017-10-31 10:28   点击数:



2012年我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新形势,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向好发展。五年来,学校办学定位更加科学,办学理念更加明晰,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呈现出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

——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五年来,学校始终将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着力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巡视整改任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委、党总支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理论学习引领作用,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优化组织设置,化小支部单元,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得到提高,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涌现出一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修订完善《商洛学院处科级干部选拔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竞争、竞聘上岗等方式,选拔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青年教师充实干部队伍,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优化和提高。坚持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落实“一章八制”,修订《商洛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运行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开展廉政教育,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14-2016年,学校党委班子连续三年荣获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称号。

—— 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五年来,通过实施“百名博士计划”等十大人才工程,引进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33人(其中博士45人),新增高级职称教师103人。首聘“双聘院士”2人,新增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2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1人、“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1人、“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9人。学校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完善培训体系,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专家来校对200余名青年教师实施“一对一”指导,助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实施“根植地方行动计划”推进“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2016年以来,参与教师802人次,申报项目230个,广大教师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获项目,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升。

—— 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着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14年,学校被确定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新增本科专业12个,专业总数达到39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新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新增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9项、省级教改项目6项,校内教改项目立项222项,教材建设立项51项;新增省级精品课程10门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5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4名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获省政府教学成果奖2项。五年来学生考研上线1274人,考研上线比达12.32%,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省级奖项460人次,获国家级奖项31人次。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复赛中,我校学生获得银奖1项,铜奖4项,该成绩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五年来新建实践教学基地124个,生源地89个,生源地扩大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 科学研究获得新进展。学校持续推进科学研究工作上台阶,着力在争取重大项目和科技服务地方方面下功夫。建成了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生物学优势学科等省级研究平台。与陕西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嘉阳光伏电力服务有限公司共建秦岭(商洛)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商洛市分布式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获得企业提供的建设经费5300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14项。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3248篇,其中SCI36篇、EI62篇,CSSCI、CSCD115篇。出版各类著作76部,取得知识产权类成果238项。培育小麦新品种1个,累计推广350余万亩。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85项,获批国家专利202项。承担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科研项目257项,选派优秀教师18人次担任首席工程师、园艺师和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高校企业“双走进”活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 合作交流呈现新气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6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广大师生学习深造搭建了广阔平台,选派88名学生、51名管理人员及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万里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鄂、豫、陕11所高校成立了汉江流域大学联盟,与陕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联合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与商洛市六县一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44家企事业单位简历了合作关系,对外交流、合作办学取得明显成效。

—— 办学条件实现新跨越。学校以敢于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打通了影响师生通行和学校观瞻的“两个通道”,建成了晨曦园、莘子园、运动景观平台等4处校园景观,建成3万平米的教学综合大楼,3栋学生公寓和2栋青年教师公寓,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在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开辟了占地220余亩的丹江校区,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张村校区基本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完成了空调安装,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一卡通如期投入使用,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五年来,教职工收入稳步提高,南院天然气接入、教职工子女入学、贫困生精准资助等各项民生工程持续落实,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商洛学院持续加快发展、奋力追赶超越的五年,是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升的五年,也是商洛学院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五年。过去五年取得成绩,凝聚着学校领导班子和心血和智慧,蕴藏正全体教师教育报国、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务实奋进的作风,开拓进取、加快发展,为早日把商洛学院建成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校长办公室供稿 编辑/武永耿 审核/王学军)